月满空山水满潭,飞流翠霞若隐现。八闽大地,钟灵毓秀,西有武夷奇峰入画,东接碧海鲸波万里,人文鼎盛,万千古迹保存至今。
4月21日,由中央网信办、国家文物局、人民日报社、福建省委网信委联合主办的“何以中国·闽山闽水物华新”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的福建武夷山启动。在这处承载着山水奇景与深厚历史的洞天福地,多位文化遗产保护者、传播者、传承人代表真情发声,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,生动诠释“何以中国”的时代命题。
清晨,一支长篙拨开溪面的晨雾,船歌嘹亮,溪水潺潺,惊起树上的晨莺;溪石孔洞斑斑,是艄公经年累月撑篙的刻痕。这座山与人的互动开始于未有文字记载的年代,闽越先民在这里生存繁衍,在这里归于尘土。
何以中国,武夷见证。这里有东方美学的诗情画意,也有岁月沉淀的万古千秋。
崇阳溪畔,武夷城村,闽越王城在此守候两千余年。这是国内现存最完整的汉代古城之一,也是秦汉时期南方山地类型诸侯王城的典型代表。
回望武夷山在1999年顺利摘取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“双桂冠”的动人故事,依然清晰如昨。
武夷山的老市长张建光,时刻感念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对武夷山申遗工作的大力推动。作为福建省武夷山申报世界遗产工作领导小组的成员,他对武夷山成为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充满了骄傲,他说,“这里具有无与伦比的人文生态资源,拥有3800多年的古闽族文化遗存、2200多年的闽越族文化遗存,朱子文化作为孔孟儒学的传承创新,更是具有核心和世界级意义。”
“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,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?如果不是中国特色,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?”2021年3月,习近平总书记在朱熹园的问话,令时代振聋发聩。
于朝堂事中抽身,往圣贤书中寻路。朱熹在丹壑碧水间琴书数十载,建立起极具时代特征的朱子理学体系,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远影响,辐射力远达越南、韩国、日本等周边国家。千年前武夷山房的一盏青灯,照亮了整个汉字文化圈的星空。因朱子理学而诞生的众多古迹,被整理归类为理学文化遗存,成为遗产点中的单独分类,其中仅古书院遗址就多达35处。
万寿岩、奇和洞、壳丘头等重要考古遗址的调查、考古发掘和研究利用持续加强,平潭海坛海峡、圣杯屿元代沉船等水下考古调查与保护利用不断开展,福建海防遗产、福建古代交通体系、海上丝绸之路等文化遗产调查研究稳步推进,“何以中国”的福建篇章枝繁叶茂,成果丰硕。
2019年,张山头红军墓群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近年来,武夷山市全面开展文物保护工作,已发现的1343座红军墓全部完成修缮。
在张山头,不仅有英勇的无名红军英烈,也有热心支持革命的老百姓。义务宣讲武夷山革命史29年的张珍秀,从小就听着外婆讲着红色故事长大。她的外婆是当年闽北苏区妇女担架队洗衣队的队员,身高不足1米5、身材瘦小的外婆,靠着顽强的毅力,翻山越岭、日夜接力,抬送伤员。红色故事深深感染着张珍秀,数十年来,她开展讲解讲座2700多场次,听众达6万多人次,培训红色宣讲员300多人,“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是我一辈子的追求!英雄远行,精神不朽,我们没忘记,他们就活着!”
如今,福建已经打造起“古田会议丰碑”“调查研究模范”“万里长征起点”“红色交通生命线”“风展红旗如画”等红色文化品牌矩阵,同步推动新时代革命文物工作与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融合发展,闽地的红色底色愈发鲜明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风骨神韵、革命文化的雄壮激越,在福建文物工作者脚踏实地的努力中愈加鲜活生动。文化自信之渠的“源头活水”汩汩奔流,汇聚成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。
“千载儒释道,万古山水茶。”从汉代有载至今,福建茶事不衰,“茗”动天下。茶园、茶器、茶坊、茶路……以茶为名的文物不可胜数。
万里茶道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王风竹,始终凝望着这条始自武夷山,一路向北直到俄罗斯圣彼得堡的万里茶道。他说,“万里茶道沿线上遗留下来的茶园古道、商镇驿站、会馆码头、海关等文物点,串联成遗产的珠链,是以文化之名向世界讲好中国茶的故事,讲好中国商人参与并推动早期全球化贸易的中国故事。”
万里茶道文化遗产保护是向历史致敬,更是为未来筑梦。今天,“一带一路”重新照耀这条古道的坐标,中蒙俄万里茶道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合作正在续写着文明的对话。王风竹捧起一杯茶,邀四海入席共饮,许下让中国茶香传向更远、让世界因茶而更加和谐美好的愿望。
邹应文是武夷山市下梅村人、景隆号茶庄第十一代传人,300年前,他的祖先和晋商联手创办的景隆号茶庄,将武夷山地区的茶叶顺着这条万里茶道送到俄罗斯的千家万户。码头上阵阵吆喝声,将时光拉回了当年下梅村茶叶贸易时商船川流、人潮涌动的繁华景象。
来自万里茶道的彼端——俄罗斯小伙马浩茗讲述了中国茶在欧洲的故事。茶叶的传入改变了欧洲人的生活习惯,在俄罗斯,人们邀请客人到家中做客时,常会说,“来喝杯茶吧”,而不是“来吃饭吧”,这让他从小就对这种来自东方的树叶充满好奇。长大后,他来到福建农林大学攻读茶学博士,他希望让更多人了解中国,了解中国茶。